大麻二酚前體在初步研究中產生抗驚厥作用
一項研究表明,大麻二酚 (CBD) 前體橄欖酸對 Dravet 綜合徵小鼠因發熱引起的癲癇發作具有保護作用。 這些效果與之前在該模型中報告的 CBD 效果相當,表明橄欖酸可能有可能減少 Dravet 綜合徵和其他癲癇相關疾病的癲癇發作。

研究人員指出,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更好地了解該分子的作用機制以及它是否可以防止其他類型的癲癇發作。
L“研究標題為“ Olivetolic 酸,大麻中的大麻素前體,“,發表在《大麻研究雜誌》上。
大麻植物,其中包含超過 140 種天然大麻素,用於治療癲癇症,在禁用前通常由醫生為此適應症開處方。 大麻素是化學信使分子,可與大腦和身體中的大麻素受體結合,從而調節體內的多種功能。
澳大利亞研究人員之前的一項研究表明, 大麻二酚酸 (CBGA)是 CBD 的主要前體,在 Dravet 小鼠模型中可防止自發性癲癇發作和由高溫(過熱)引起的癲癇發作。 這些影響大於先前在該模型中報告的 CBD 的影響。
然而,研究人員寫道:“CBGA 的低腦滲透和化學不穩定性限制了其作為 [抗癲癇] 療法的潛力。”
同一個團隊現在已經評估了 CBGA 甲酯(一種更穩定的 CBGA 版本)和橄欖酸(CBGA 的前體)在相同的小鼠模型中是否具有更好的藥理學和抗高熱誘發的癲癇發作特性。
這些小鼠缺乏 SCN1A 基因的副本,該基因在大多數 Dravet 病例中發生突變,並表現出該疾病的關鍵特徵,例如對高熱引起的癲癇發作或高熱驚厥的易感性。
這些動物以 10、30 或 100 mg/kg 體重的劑量接受 CBGA 甲酯或橄欖酸,與先前研究中用於 CBGA 的劑量相似。
結果表明,這兩種分子到達大腦的能力有限,CBGA 甲酯顯示 13% 的大腦暴露和橄欖酸 1%。 儘管如此,在之前的研究中,穩定版的 CBGA 表現出比 GBGA(2%)更大的腦滲透,這表明它可能會帶來更大的治療效果。
然而,研究小組寫道,ACBG 甲酯治療“在任何測試劑量下都對高熱誘發的癲癇發作沒有影響”。
相比之下,橄欖酸在 100 mg/kg 的劑量下表現出適度但顯著的抗癲癇作用。 具體來說,它使動物能夠忍受的溫度閾值增加了約 0,4 C (0,72 F),而不會經歷過熱引起的癲癇發作。
研究人員寫道,在先前使用相同小鼠模型的研究中,這一結果“與 0,5 mg/kg CBD 引起的大約 100°C 的溫度閾值增加相當”。
然而,它小於先前使用相同劑量的 CBGA 獲得的溫度閾值幾乎增加 1°C。
對實驗室培養的人類細胞進行的進一步分析表明,CBGA 甲酯和橄欖酸都不會與兩個已知的 CBGA 癲癇發作靶標——G 蛋白偶聯受體 55 和 T 型鈣通道相互作用——這表明橄欖酸的益處可能涉及其他分子。
未來的研究需要更好地了解橄欖酸的作用機制,以及它是否作用於 CBD 和 CBGA 常見的其他癲癇發作靶標,例如 GABAA 受體、TRPV1 和通道電壓依賴性鈉。
研究人員指出,橄欖酸的抗驚厥作用也可能是由於該分子的活性代謝物或副產物。
進一步的研究“可以確定橄欖酸的代謝特徵,並探索時間依賴性研究,以評估可能代謝物的抗驚厥 [抗癲癇] 潛力,”該團隊寫道。
研究人員補充說,它還可以“檢查橄欖酸的抗驚厥活性是否擴展到其他癲癇動物模型”。
結果還表明,稱為羧酸部分的特定化學區域可能對大麻素的抗驚厥作用很重要,因為 AGCB 和橄欖酸有它,但 AGCB 甲酯沒有。
然而,該區域高度不穩定,被認為是這些分子很少滲透到大腦中的原因,“對這些 [大麻素] 作為主流藥物的發展構成了挑戰,”研究人員寫道。
他們補充說,未來的工作可以集中在潛在的化學修飾上,以改善這些大麻素的物理化學性質、大腦滲透性和穩定性。